婚车过路>奇幻玄幻>施主咬的贫僧好疼第3集 > 一十一章 : 目标
    血腥激战后大胜关战场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吴军将士和太平军士兵的尸体,许多的🚒💶尸体残缺不全,与残破的旗帜、遗弃的军械和破烂的武器夹杂在一起,层层叠叠的铺满了大胜关以东的🜒🁨道路田地,🐆♑🇪血水积满坑洼,顺着溪河流淌,缓缓汇入长江,将头关下游的江水都染成了淡淡的粉红色。

    空气中尽是血腥味和人体被焚烧后发出的恶臭味,许多的两军重伤员仍然还在尸骸中艰难的呻吟求救,吴军的随军民夫也抬着担架在血泊中不断穿梭,尽可能的抢救重伤未死的自军将士,还有抓捕穿着上好服色的重伤太平军将领。而对于数量更加众多的太平军伤员,吴军民夫则普遍采取无视态度,任由敌人的伤员如何痛苦呼救都置之不理,偶有勉强还能动弹的太平军伤员抱住吴军民夫的腿流泪求救,也被吴军民夫马上一脚踢开。对于这些千里迢迢跟着🝈吴军来南京混饭吃的民夫来说,浪费时间去救一个重伤没死的敌人普通士兵,远不如抽空搜一下敌人死者的腰包实惠实在。

    这一情况突然得到了改变,一个衣着光鲜的吴军传令兵打马冲🐻进了正在打扫中的大胜关战场,举🁣着代表吴超越的令旗大声喊道:“所有的随军民夫,都听好了🕣!镇南王有令,对于长毛伤兵,不能不理,能救尽量救!每救三个长毛伤兵,以俘虏一个敌人计功!”

    “镇南王英明!镇南王英明!”

    欢呼声在吴军民夫人群中响起,虽然很🏫是不理解吴超越的这道命令,然而贪图计算为俘虏敌人的赏赐,吴军随军民夫还是争先恐🙼后的冲向了那些没人理会的太平军伤兵,争着抢着把敌人重伤员抬上担架,抬往战俘营请功。许多听到了吴超越命令的太平军伤兵则是直接哭出了声来,纷纷虚弱的喊道:“官兵老爷,救我,我投降,只要救我一命,叫我干什么都行。”

    无数太平军伤员流着眼🗻泪感激吴超越的仁慈命令的时候,吴超越也在自己的座船雒魏林号上颁布了第二道与太平军俘虏有关🁻🋃🖭的命令,说道:“这次抓到的长毛俘虏甄别一下,卒长以下的长毛,能动的发两个饭团打发他们走人,不能动的包一下伤口也给两个饭团,抬到长毛的阵前释放。咱们也不是开善堂的,犯不着在长毛俘虏身上浪费太多粮🎠💣📭食。”

    “镇南王,如果被我们释放的⚁🎚👨俘虏又回了长毛军队怎么办?我们不是又得浪费弹药和力气对付他们?”随军幕僚周文贤小心翼翼的问道。

    吴超越一听笑了,旁边的随军幕僚长戴文节也⚭笑了,笑道:“文贤,你难道还看不出来,这正是我们镇南王这么快就释放长毛俘虏的目的?我们镇南王现在不怕这些长毛俘虏重新🊕🐈♠回去给李秀成大长毛当兵,就怕他们直接就走了,不去长毛军营里宣传我们怎么善待长毛俘虏。”

    “文节先生,你的意思是,镇⚁🎚👨南🂸王想让这些长毛俘虏去替我们动摇长毛军心?”周文贤明白了戴文节的意思。

    “正是如此。”戴文节微笑点头,说道:“👽李秀成麾下的长毛兵是以江南兵为主,基本上都是李秀成在江浙一带招募的新兵,战斗力不强又斗志不足,这样的长🕵🍼🍘毛兵如果亲眼看到了我们如何善待俘虏,到了再和我们阵上交战的时候,是否还会铁了心的和我们死战到底?又会不会生出情况不对就放下武器投降保命的念头?”

    周文贤终于恍然大悟,赶紧恭维吴超越的英明神武之余,又自行领悟到了另一层,忙说道:“明白了,镇南王下令只释放卒长以下的长毛兵这点我也明白了,能当上卒🄉🞽🙤长的长毛肯定是长毛老兵,比较顽固不容易动摇。但卒长以下🈀的肯定都是长毛在江浙强征的新兵,既最容易动摇,又战斗力不强,就算归了队重新拿起武器和我们交战,我们的将士也可以轻松对付他们。而且这些长毛兵数量众多,放了他们既收仁慈美名,又可以减少我们无谓的粮草开支,一举多得。”

    吴超越微笑点头,夸奖了一句周文贤的悟性,然后又眺目去看仍然还是满地死尸的大胜关战场,神情若有所施,盘算了片刻后,吴超越还又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说道:“文节先生,文贤,你们觉得我是不是该派一个人去和李秀成联系了,劝他带🙾着江浙长毛放下武器投降?”

    “现在就派使者去招降李秀成?”戴文节和周⚭文贤都是一楞,然后戴文节赶紧说道:“镇南王,是不是太早了?先不说李秀成大长毛号称🖄🐇万古忠义,最是顽固无比,招降他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就是现在的情况,李秀成这个大长毛也绝不可能放下武器投降啊?”

    “是啊。”周文贤附和道:“李🂸秀成麾下现在还有二十多万长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不难对付,但也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所以对李秀成大长毛来说,他现在仍然还有一战之力,怎么可能带着那么多长毛放下武器投降☔⚭?”

    “这些我当然知道,李秀成这个大长毛现在是没有任何可能放下武器投降。”吴超越点头,又说道:“我就是想未🋃🖫🕢雨绸缪,提前向李秀成表明我的态度,让他知道我没有一🆶定要杀他的打算,也让他知道我不想让这么多的长毛兵白白给洪秀全陪葬,先打好伏笔,等李秀成穷途末路的时候,我们再招降他可🄄🞒📣以希望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