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高丽来使
天朝皇帝想要那些种子看个新鲜,蒲诃散自然是一口答应,反正那又不是很贵重的东西,更不是占婆一国独有的特产——在南洋地区受到印度文明强烈影响的那些国家,基本上都会种棉花,所以棉花确实不是什么稀有特产,稻🝬米当然就更不是了,蒲诃散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是没有种质资源这个概念的。
郭炜自然😜🂎🍦不同,他很清楚🏳🞈占城稻的价值何在。
说🅡起来占城稻并不好吃,产量也不算高,因为它的后代就是中国南部流行的早稻嘛~占城稻最大的好处就是其生长期短,早熟,有了它,一年两熟的北界就可以向北大幅度推进了,要知道现在岭南的一年两熟田都不占主流呢。
当然,要想尽快实现江南地区的一年两熟,需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引入占城稻。在郭炜的印象当中,历史上是宋朝中期以后才逐步引种占城稻的,而🛦🞨且一开始只能在江南地区实现稻🜄⛑麦轮种,说明此时的占城稻仅仅相当于早熟的中稻而已。
稻麦轮种的确🙰是一年两熟,但是水稻和小麦同属于禾本科植物,像这样连续种植,土壤肥力的消耗是相🐼🅉当巨大的,而且很容易在田地里累积禾本科的病虫🙗害——尽管稻、麦交替已经比连续的水稻或者小麦种植要更克制病虫害。而且种水稻用水田,种小麦用旱地,如此轮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病虫害的累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肥,然而一年两次的田土改造相当耗费人力。
更为郭炜所青睐的一年两熟制,在中原地区是豆麦轮种,在江南地区则是两季水稻加越冬的油菜或者红花草,准确地说其实算三熟了。这种轮作制度,因为红花草是豆科🝋🉢植物,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与禾本科植物有些区别,而且豆科植物都可以通过根瘤给土壤补氮,因而可以在一般农家肥的基础上连续种植而不出现土壤肥力严重损耗、田地板结的现象。
中原地区的豆麦轮种,在《齐民要术》里面就有记载,只要田地规模和劳动力都能够达到要求,农夫们几乎都知道怎么做,根本就无需郭炜去提倡推广了,就算是中原北界年积温(🜄⛑无霜期内每日平均温度之和就是🆍年积温)不够一年两熟的地区,百姓们都见缝插针地在搞两年三熟制——只要朝廷能够维持地方安定,种地这种事情当真不需要朝廷来🅦🈶督促教导,华夏民族的种田天赋真不是虚的。
不过在江南和岭南搞双季稻模式,那却是郭炜可以卖弄一下的地方了。
郭炜不是农家出身,而且他也不是江🁙🆋🍼南人,但是备不住他穿越前在帝都🎜👾拐到的老婆是江南妹子啊……所以他是见过江南怎么种水稻的,尽管要他去干肯定不会,但是动动嘴指导一下诀窍还是很利索的。
首先第一条,得让占城稻慢慢适应比占城更凉爽的气候,从而可以提早播种,从早熟的中稻变成真🈗⚄🎶正🐒⚶🕻的早稻。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的是时间,即便有人工选择诱导进化的促进,后世的那🔒⛪🝐种早稻恐怕都不是郭炜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的,除🎏非现在就发展出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来,🖅不过没有基因理论而单靠一般育种经验,这并不容易做到。
所以在此之前,郭炜顶多只能让岭南地区实现完美的双🜒🁤季稻种植模式,江南地区恐怕还有一段时间要用稻麦轮种来过渡。
其次,就是育秧和移栽的技术了。
好像现在种植水稻和小麦是一样的直播方式,这一点在无需紧凑地抢生长期的种植模式下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也不会有人去琢磨用🞰🗶专门的秧田育秧,然后再分片移栽——那样多费一道手续,既劳心又劳力,却没有什么利益可得,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干这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