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苦涩的笑容从嘴角扬起,周瑜暗道曾几何时,自己于站阵之上有了这么多无谓的顾虑,莫非如今连逢战必胜的信念,都没有了么?
江面异动,早有斥候报知张辽,张辽于帅帐之中,皱眉不语。
庐江城坚,且对于江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辽攻伐庐江半月之久,自与蒋钦,周泰二人斗过一次之后,二人却是学得乖了,龟缩城中,再不出城。
连日来曹军数次攻城,皆被挡下,如今周瑜再至,张辽心中难免升起退兵之念。
并非张辽未战先怯,而是如今这时局,大军难有胜算,只不过若是不与周瑜交锋,怕坠了丞相名声,张辽思索片刻,便令城下大军拔寨而行,于庐江北面,新筑一寨。
如此一来,倒也不用担心周郎至时,腹背受敌。
江东舰队于岸边停靠,不费吹灰之力便入庐江城池,蒋钦周泰二人得悉周郎引太史慈,朱桓等数将齐至,尽皆大喜,叫嚣着出城再战,大败张辽。
周瑜却并不心急,于太守府召集一众将领,齐来议事。
环顾堂中文武,周瑜于帅位一脸郑重道:“张辽如今已于城北再立新寨,其心中已怯,我大军败那张辽,却也不难,只是此番周某得吴侯号令至此,非是擒那张辽,而是为我江东,得寿春,合肥二地,开疆拓土,所以这大战一起,如何打法,还要与诸君细细商议一番!”
“庐江城中已囤数万精兵,张辽虽攻城数日,却未伤及我大军根本。”周泰闻言,率众而出,拱手抱拳道:“末将以为,都督可分而击之,至于破那张辽,周某愿为先锋!”
“幼平所言有理!”太史慈闻言,思索片刻即道:“城中十万大军,可一道出城,先将那张辽擒下,即可分兵,一取合肥,一取寿春,定可令那曹军首尾不得相顾!”
周瑜闻言却摇了摇头道:“张辽非无能之辈,曹军五子良将之首,岂是浪得虚名?况且十万大军攻张辽五万军马,即便胜了,诸君可否想过若战损太大,我等可有余力,为主公攻城略地?”
诸将闻周瑜之言,尽皆默然不语。
与张辽交锋多日,蒋钦,周泰二将对这位曹营上将,自然了解。
虽说互为敌手,可二人心中也不得不赞张辽本事,论统军,二人皆逊于张辽,便是马上武艺,张辽与二人之中任何一人单打独斗,同样胜算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