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更适合干这活的是那些给达官贵人营建凤阁楼台的匠人。双方的手艺有本质上的差距,若以雕花类比,李匠人只能雕出简单的线条,别人想雕牡丹、芍药都随意。

    好在祝明月喜欢的不是繁复的风格,线条做的精细些也能接受。

    现在李匠人正在到处寻摸符合条件的匠人,群策群力,争取给祝明月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这会工地上一片荒芜,只有几头牛拖着沉重的石碾来回将地面压实。边边角角的地带尚有一部分低洼,只要重新开始投篮活动,想必不久之后就能填平。

    李匠人也没想到,原本预估的半年工期,两方同时发力,竟然一个多月就进展大半。

    今天是祝明月来工地视察的日子,她不是一个人来的,拖家带口审查设计稿。

    出乎意料的是,李匠人竟然拿出一幅墨线稿。

    据祝明月所知,李匠人不会画图,他们过往交流全靠言语加比划,好在没有出过错。

    不知这次从哪儿挖来能人,祝明月从来不管李匠人手下来来去去的工人,顶多对他几个徒弟看着面熟些,今天多了些生面孔,不是看脸,是年纪格外突出。

    李匠人不居功,顺着图纸介绍道:“这都是刘师傅画的。”

    身后一个壮实的中年男人微微颔首,祝明月看二人的站位态度,猜测这次他们该是雇佣关系。

    李匠人介绍起图纸的要点,“地皮呈长形,南窄北宽。现计划是绕着土地边缘建一圈屋子,全部建成二层小楼,中间以连廊相接。”既是房屋也是围墙。

    给祝明月干活多了,知道她喜欢向天借空间的习惯。哪怕在庄子上,照理说一层的屋子够用,非要盖两层。

    这里临近西市,开铺子做生意。现在不做的富裕点,日后兴隆起来地方不够,难道拆了重建?

    商铺有屋檐走廊,再加上连廊,可以满足林婉婉下雨也不耽误逛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