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璎珞关心道:“行李收拾得怎样?”
杜乔:“家中在准备了。”他有出差经验,带哪些东西早有成算。
赵璎珞选择相信杜乔的经验,以她现在的立场,没法多做什么。
祝明月好奇道:“选官如何?”
杜乔换了一副沉重神色,四个字形容,“鸡飞狗跳。”
吏部原先择官首选关中豪阀名门士族,但这群人看不上两郡的官职,纷纷托病请辞。其中许多是柳恪的学长。
现在皇帝严命下来,须得将足够的官吏送去行营候命,柿子挑软的捏,只能找寒门庶族出身的候补官员,且暗示除死生大事外不得推诿,否则将在他们的履历上留下一笔,永不叙用。
杜乔揣测,其中某些人或许打算到文城后,看看风向再递辞呈。
祝明月有钱有势,远行都要准备好些日子,何况那些在长安无根无基的候补官员,忙着往后安排、告别、准备物资、打探情况……可不就是鸡飞狗跳么。
林婉婉:“早干嘛去了!”两天就能抓出足够的官员,偏偏要和吴越隔空打几个月嘴仗扯皮。
杜乔轻咳两声,“部中某些高官认为,寒门庶族礼数不周,不配为官。”
所以之前哪怕困难重重,也一直坚持在士族子弟中选官。
否则科举开了好些年,为何一个科举士子都没走出来。杜乔在吏部待得越久,看得越清楚,感觉这辈子想做到郡守有些困难。
祝明月嗤笑一声,“嘴上说的是出身,背后还是利益。”
州郡的实务官员放在门阀最盛的时期,是不折不扣的浊官,高门子弟不屑于担任,只管扔给寒门庶族去劳心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