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开门见山,柳星渊拿起报价单倒吸一口凉气,熏香虽好,但铜臭味偶尔闻一闻也不错,因为他们实在让得太多了。
柳星渊装模作样许多年,也不禁露出一丝看傻子的神情,“就这么卖了?”他砸锅卖铁举债都要包圆。
林金辉:“只是底价。”细细说一遍暗拍的规则。
柳星渊高深莫测道:“倒是一番巧心思。”深谙人性与商业。
林金辉谦虚道:“我们粗汉不识货,但世上总有识货之人。”
柳星渊:“待会我便吩咐下去,何时看货?”他是两卫和河东的居中联系人。
林金辉:“别苑诸事繁杂,明日方能开门迎客,客人拿着帖子上门便是。”
柳星渊暗道一句原来兵贵神速讲的不只是行军,卖货都能搞出这般效率。
庄旭给每个写信的河东子弟们附赠三张帖子,随他们自己安排还是交给家里分配。三这个数字是认真考虑过的,父族、母族、妻族刚刚好,哪怕有重合,但一个大家族不只一支。再多点不是贬不贬值的问题,而是当地有没有那么多狗大户的事。
柳琬到的及时,所以柳家加起来有六张。柳星渊原觉得可有可无,但现在看起来大有可为呀!
次日清早,薛明哲派了一位旁支子弟薛向翊来别苑帮衬,加上柳星渊,预备若有本地名望出现,便由他俩接待。
林金辉心想吴越拘了一群世家子弟去行营“镀金”,若一切顺利,论功行赏时,恐怕薛柳两家金身最厚。
商贾事上不得台面,但今日别苑所为并非单纯的买卖生意。不曾点破,但人人皆知背后是长安南衙两卫在操作。
看货安排了两日时间,林金辉接待的第一批客人不是各个商号的掌柜管事,而是一群行为低调的士人。他们管不管庶务不清楚,但台面上的身份当是不错。
林金辉亲自出马接待讲解,以前在河东街头清仓大甩卖扮猪吃老虎的小将官是谁,不认识。他只是乌有商号一个普普通通的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