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有如今安逸的生活不容易,翁晓晓可不想进高门后院过日子。
洗完出来,翁晓晓就吩咐小天去楼外楼定了一个包间,该尽的地主之谊还是要尽。
华灯初上的时候,二人便坐进了楼外楼。
翁晓晓看也没看,把制作精良的菜单放到了林常青面前,“博宇,请吧。”
“茶水不错。”林常青边翻看,边饮了口茶水。
“这家酒楼的主人是个雅致的,小到茶水,大至菜肴,都极为考究。据说这煮茶的水都是山泉水,不计成本每日从山上运下来的。”
伙计见翁晓晓识货,便没有插嘴,只笑着应和。
林常青随意点了两个菜,就把菜单给了翁晓晓。来了扬州不能不吃清炖狮子头,又添了个醋溜鱼,凑够四菜一汤就住了手。
“扬州土着,多以盐务为生,习于浮华,精于肴馔,据说点心都做得极为精致。”
“看来博宇做了功课的。”
“算不上,听得多了而已。你的商队不往边疆贩盐吗?”
“做得人多,抢食就没什么意思了。我只是从钱庄得了一些表面的信息,还得自己做起来才能入行。”
边贸想做大做强,更多靠的是朝廷政策。如今朝廷跟游牧民族摩擦不断,说是边贸,运过去的货物最终也只能到顺城,这边的人不会冒险深入草原,只在顺城跟外族商人交易,这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利润。
现在做边贸纯粹是为了探路子,上千里的路线,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顺城那边的情况也不熟悉,都是要费心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