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在《山海经—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认为,《山海经》是大禹治水前期叙述历史、进行国土勘测的成果,原版是夏代文字,同时绘制一份详细的地图,就是已经失落的《山海图》。在后世书籍整理过程中,经书很容易出现把前人的注解窜入正文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古籍校勘上屡见不鲜。
之所以把《山海经》当做历史地理著作,我们分析认为,《五藏山经》跟《山海图》是先夏时期同时著述,相辅相成,互为引证,他就是河图洛书的最为典型承载方式。《海经》和《大荒经》是对《山海图》的解读,为后世著述。当新政权推翻旧政权之后,新政权立马组织人对《五藏山经》的文字按照当时的时代需要进行翻译解读,对《山海图》重新临摹和标注,并且珍藏起来,成为国之重器,秘不示人。后只因周人与先夏关系密切,所以在周朝只有周王室才有,各诸侯国没有。甚至诸子百家著作留存甚丰,却没有哪家引用过《山海经》里的内容,唯独楚国屈原在他的作品当中有不少诗句涉及到《山海经》的内容,里面当有插曲原委。直到西晋时候,因郭璞的名气《山海经》才真正意义上名扬四海。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东周末期周王逃难楚国,带去了周室典籍,屈原是必定见过《山海经》原版的,因而带给他无限追问。《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大都是《山海经》及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老之?”
纵观《山海经》内容,早不过炎黄,晚不过禹启,太昊与女娲片言带过,尧舜禹启也是数语,主要神话还是在炎黄二帝身上,包括瑞顼帝,这正是个突破口。《荒经》分为《大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记录了有关黄帝和帝俊(古代南北两大部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此经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最原始的,大部份重要的神话材料几乎会萃在这裏,这部份写作时期也可能是最早的。
让我们来看看《山海经》的帝系传承。《山海经》以帝俊为中心,代表华夏文明正脉的《世本》以黄帝为中心。在一般人脑海里,夏前伟大的帝王除了炎黄二帝就是尧舜禹。山海经内却记录了另一位伟大的帝王帝俊。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山海经》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件。而在《山海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包括他与九嫔葬处一事却被重复记载了三次,刨开重复,实际只剩下十五事。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在《山海经》结尾的《海内经》里,记载了帝俊才华横溢的儿子们(除被灭国的十日外),大多都有重大发明和特殊技艺,当然这不一定都是他们本人的功劳,但这肯定是帝俊时代大力推崇的结果。奇怪的是帝俊的事迹,既不为《史记》一类的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仅见于《山海经》,难道是帝俊在北方开疆拓土?
《山海经》对帝王的传承顺序记载得并不完备,倒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五帝本纪》里考证记录了详细的帝系传承,由于他不能理解也不敢相信《山海经》,所以在他的传承记录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帝俊。但也有人提出,《山海经》里面的帝俊或者根本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人,而是优秀的帝都称帝俊,这也能解释帝俊出现次数多而《史记》不录的原因。
《史记.五帝本纪》里的帝系是这样的:黄帝、帝颛顼(黄帝正妃嫘祖生的儿子昌意的儿子,也就是黄帝的孙子)、帝喾(黄帝正妃嫘祖生的另一个儿子青阳的孙子,也就是黄帝的曾孙)、帝挚(帝喾的儿子)、帝尧(帝喾的另一个儿子,帝挚的兄弟)、帝舜(帝颛顼的儿子穷蝉的后代)、帝禹(帝颛顼的另一个儿子鲧的后代)。那么,帝俊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
《山海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宋代《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古本《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这里也可以看出帝俊是指尧帝。“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帝俊生中容”,“帝俊有子八人”,参见中容是传说颛顼八才之一,可见这里帝俊指颛顼。“帝俊生帝鸿”,帝鸿指少典,是黄帝的父亲,帝俊成了黄帝的爷爷。“帝俊生禺号”,帝俊这里指黄帝。“帝俊生季厘”,“帝俊生后稷”,帝俊这里指帝喾。“帝俊生晏龙,”,“帝俊生三身”,“帝俊妻娥皇”,帝俊这里指舜。
《山海经》记录的地域范围,正是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蜀川。从征战、政权传承、各山川出产美玉金银铜铁的记载来看,《山海经》所记录的夏代前的这段时期,已经有了城市,已经有了金属冶炼技术,已经处于从新石器文明向青铜文明过渡的阶段。
随着时代大格局的裂变,人类政治文化中心的北迁,很多年过去了,由于时间和人为的因素,古蜀文明源头的记忆湮灭了。文明中心转向黄河流域,通过几百上千年的厮杀和迁徙融合后,新的文明已经忘了他们曾经都来源于一个“冬夏有雪”的大山,来自山川湖海密布的都广之野古蜀国。他们把现在的家乡当成了故土,把曾经的山川河流名称搬到了现居地,这正是如今华夏大地现存有许多源于《山海经》等古籍中的古地名、古河流、古九州、古方位名的原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