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几日,杨秀又收到消息,说是公主发怒了。
虽然公主因何发怒,是否消气,宫人和寺人们都不会多说一个字。可从这些人的表情和动作上,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公主的怒气并没有过去。
这令杨秀更加紧张,时刻派人关注公主那边的消息——她不敢派人窥探,更不敢套近乎,可只要看宫人们的举止,就知道公主心情如何。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管事模样的人匆匆走进来,附耳小声说了几句,杨秀更坐不住了:“青袍黑绶,身材高大,却面白无须?”
青袍与黑绶,代表此人至少是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但身材高大,面白无须,这很明显是寺人的特征。
整个昭国能让寺人当官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太仆所属的中车与中厩,即掌管宫中车、马的两个部门。
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严格来说只能算中层官吏,执掌一部的“令”才六百石,副手“丞”更是只有三百石。
但中厩不说,存在感低一些,中车府的地位却极为超然。
中车府负责昭王的安车管理、出行随驾。大王也不会每次出游都把太仆喊来驾御,经常是中车府令为君王驾驭安车,可以说是心腹中的心腹。
哪怕杨秀位于偏远的樊郡,也知道,如今的中车府令叫郑高,乃是大王从隐官中亲自提拔出来的人才。擅书法,懂刑律,被大王所倚重。
人人皆知,郑高所说的话,就代表着大王的意志。
这样一位大人物,不声不响来到樊郡?
杨秀、雷动等人闻得消息,如坐针毡,拿不准自己该不该去拜见。
若去了,该怎么解释自己知道对方来了?被认为窥伺公主怎么办?
可若不去,万一被记了一笔,落下不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