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过路>青春都市>俺男人 > 母女·师生·同行(代序)
    艾苓

    2013年,娘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版。娘突然问:“张老师,你出几本书了?”

    “三本。”

    她很不屑:“写了那么多年,才出三本书哇?俺一年一本书,那不很快撵上你?”

    2015年,娘第三本书面世,她问:“这回俺撵上你了吧?”

    我说:“何止撵上,你已经超过我了。”

    原本只想哄娘玩,一不小心玩大了。

    2013年11月,《新京报》记者电话采访,我正要上课,给了记者住宅电话。几天后看到报纸电子版,标题吓我一跳:姜淑梅:只要活着,一年要出一本书。

    我问娘:“这是你说的?”

    “是俺说的,咋啦?”

    “一年一本书,专业作家不一定做到。”

    “书太厚没人看,一年写十万字,那还不轻巧的?”

    自己的故事写得差不多,娘跟我说:“有点吹大了——”不等我大笑,她已经胸有成竹,“没事,我到外面上货去。”

    她见面熟,跟谁都能找到话说,一分钟进入热聊,写作以后这变成采访能力,在小区、路边和火车上上到不少好货。只要听说哪有爱讲故事的人,她两眼放光立马前往,至今如此。

    娘经常跟我讲百时屯,那是她的出生地,鲁西南大地上特别典型的古老村庄:一个村庄有三大姓,分片居住,每个家族有自己的家族长,行使管理权,乱穷时代村庄里上演了诸多悲喜剧。我让她一个人一个人地写,一件事一件事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