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此时正是下地归来的时间。
来来往往扛着锄头的农人们在各家的炊烟中行走。一些小孩子蹦蹦跳跳的在路边跑来跑去,再大一点的孩子也手挽篮子三五成群的说说笑笑。
见到村长时都会友好地打招呼,看到几个生面孔都会好奇地多看几眼,然后说说笑笑的一步一回头的离开。
一路走来,村长简略的给他们介绍了村里知青的情况。
村里加上他们一共有十来个知青。此地富庶,他们新来的知青每个人每个月都有定量的粮食吃,还有两百块钱安家费。另外,他们还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两天过后就要跟着上工。
讲了接下来几天该如何,最后到了一个院子前,对面也有几个人远远的行过来。
裴村长站定,笑道:“肯定是老知青干活回来了。”
薛绒四人也跟着站定,等了一等,果然是下地归来的知青。
两女三男。
三个男知青扛着锄头,两个女知青则背着小背篓,里面好像还装了些野草。见到村长和几张陌生的面孔,几人瞬间了然,原来是新来的知青被送了过来。
一个面善的女知青笑着跟村长打了招呼,转向薛绒他们:“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廖梅英,最早来的知青,老大姐。”
薛绒等人顺着杆子就往上爬地跟她打了招呼。
把薛绒等人交到廖梅英的手上,估计该说的也说完了。村长便跟廖梅英熟悉的寒暄几句,把新知青交到了她手上。他便转身麻溜的走了,只剩下几人面面相觑。
廖梅英领着几个人进了院子,在院子水井口压水洗干净了手,然后就开始给他们介绍起了知青院里的人。然后新来的知青也开始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