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苇站起来,直截了当地说道:“对方辩友,我一直在回答您方的问题,您方却始终回避我的问题,这样不太合适吧?也请您方正面回答一下。”

    她都说得这么直白了,反方就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装作没听见她的问题了吧?

    “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您方认为辩手和辩手谈恋爱弊大于利,反应到具体行为中,实际上结果是否依然会导致正在交往的辩手情侣分手、单身的辩手也不敢谈恋爱呢?”

    黄皓厚着脸皮站了起来:“您方一辩在立论陈词中也说过,爱情的体验属于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具体到每一位辩手会如何如理自己的感情问题,我方也无法代表广大辩手给出一个统一的答复。”

    “就我个人而言,再怎么弊大于利,我也不会和我方一辩分手,”黄皓右手放在心口上,说得信誓旦旦,“辩论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啊!”

    “对方辩友,您看,恋爱让我失去了理智,明知道这个时候分手才最有利于论证我方的观点选择,却不由自主地反其道而行之,我这番不理智的行为,是不是恰恰论证了我方的观点,证明恋爱对于辩论而言,确实是弊大于利呢?”

    黄皓的这个回答不可谓不高明,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和笑声,也化解了周碧苇步步紧逼的攻势。

    但周碧苇却没有心情欣赏他的机智,只觉得更加心气不顺。

    她的本意是想问,从一般性的角度来看,反方的观点是否会变成限制辩手自由恋爱的思想枷锁。

    谁知道黄皓接过这个问题,嘴上引用了罗辰辰一辩稿里的观点,话锋一转,又用他和葛思妍的个例替代了大部分辩手的普遍性。

    看似回答了她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在故意回避她的质疑。

    更让人恼火的是,观众偏偏就吃这一套,拿眼前具体的辩手举例,显然比周碧苇抽象的提问更容易引起共鸣。

    周碧苇的心思完全被逐渐累积的挫败和愈演愈烈的冲动所占据,理智和冷静早已经被挤出了头脑。

    她念头一转,突然冒出一个主意:不就是现场举例吗?行啊,她也可以举例,谁怕谁嘛!

    她之前的提问虽然也是是非题,却还是宽泛了一些,因此给了反方解释的空间。这一次,她的问题必须更加精准,用非此即彼的答案把对方逼向对正方有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