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这样,莉莉-柯林斯也不是以拍了多好多好的电影出名的,更出名的反而是她的穿搭。
至于莉莉-柯林斯炫爹,孙策有什么办法,人家有个厉害的爹是事实,生母也很厉害,在洛杉矶人脉很广。
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得拼爹妈……
突然,孙策觉得哪里不对,问道“两三岁小猴子就要上学了?这么早?”
“不早了,我1岁半开始接触钢琴,两岁开始拍戏,3岁开始学小提琴和其他国家语言,4岁开始学圣经和历史,5岁开始练舞……”
孙策听着莉莉-柯林斯说着自己悲催的童年,合着这些精英家庭的孩子,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牛逼!
就是用牛逼来形容,孙策觉得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如果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教育,虽然有比较大一部分人会因为叛逆最终被家庭放弃,但坚持下来的,将来大概率会成为人上人!
孙策倒也不反对精英教育,因为他知道,长大后,才知道小时候吃的苦根本不叫苦,社会是更残忍的学校,小时候的苦是对未来的投资。
而且这和他常看到的鸡汤文的“不要输在起跑线”有区别,这区别来自于父母的能力。
一个家庭倾尽所有财力物力甚至超出自己能力范畴去创造所谓的“优质教育”,督促着孩子“你要努力,我们希望都在你身上”。
这种情况,或许快乐教育更好一些。
孙策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但这是他认为的大部分的情况。
不过,不管目的是为了什么,小孩子能从小接受精英教育,从同等阶级内的概率来说,出头的可能性更高。
“对,就让小猴子早点学习……还是看他喜欢什么吧。”孙策也想让小悟饭小时候能轻松点,但具体怎么样,到了那时候再说。
被佣人从儿童座椅上抱下来睡得贼熟的小悟饭,就这样被决定了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