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过路>青春都市>重生浪潮之巅 > 第一千零七四章 盟友反目,同室操戈
    并且卢日科夫曾私下给他打过电话,表示要把钱退给他,但方辰拒绝了。

    就冲卢日科夫的面子,这一千万美元就花的值。

    再者,其他公司和寡头都捐献了,并且名字刻在大石碑上,这上面要是没有他的名字,那对于方辰这些年在俄罗斯竖立的,乐善好施的名声,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知道会有多少小人,会在暗中诋毁他,而且想都不用想,鲁茨科伊在背后绝对会推波助澜的。

    不过卢日科夫也投桃报李,把他名字列在了所有人的最前面,把切尔诺梅尔金气的够呛,毕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出的钱才是最多的。

    这一年多,卢日科夫表现的就像是一部政治机器,他把他那可怕的统治和对莫斯科巨大资源的控制,都用到对莫斯科这座城市的重建上了。

    在卢日科夫的王国里,市场法和土地法的权力都不如他的手中的权力那么强大。

    当卢日科夫下命令时,商人们必须聚精会神地听,没有卢日科夫的支持,他们就不能生存。

    卢日科夫让他们明白,如果你不为城市做任何贡献,你会觉得待在这个城市里很不舒服,没有城市的支持,你就不能生存。

    不像其他领导人采用好言相劝的方法,卢日科夫更加直截了当地让俄罗斯的新贵出钱。

    控制了今日报和七日周刊的,大富翁奥戈罗德尼科夫曾这么描述卢日科夫的方法:“你住在这座城市里,你在这座市赚钱,就给这座城市交付你应该交的钱。否则,你就别在这里待。”

    当然了,这些金融家、交易商、实业家和饭店老板在捐献的同时,他们也都得到了回报。

    只不过,卢日科夫模式莫斯科公司并不是盖达尔和丘拜斯心中的模式。

    盖达尔他们一直梦想建立一种西方模式的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将本着竞争和公开的原则,把生意和国家分开,最终让市场来决定谁胜谁负。

    而卢日科夫所做的,则是由他本人来决定谁胜谁负,将他个人的意志凌驾于莫斯科之上,以他的思路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