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大中庸(下)
坐在艘舱里,崔娴低声说道:“要不要妾以后戴着羃罗出门?”
唐朝早中期有教养的名门望族人家,包括崔有节的清河崔家,郑朗的荥阳郑家,他们家女子也要出门的,但与陌生男子见面不大好,于是戴着一个罗帘子。这个面帘也就是羃罗。
唐朝民风开放,面帘子越来越薄,后来索性没有人戴了。到了唐末,名门全部被催毁,礼教全废,宋朝后没有名门望族说法了,有,仅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与唐朝那个名门望姓已经是两个性质,更没有人戴着这个讨厌的小帘子。倒是受李煜妃子窅娘影响,稍许有极个别女子为了讨丈夫欢心,开始裹起脚来。
两者皆非郑朗所喜。
而且崔娴做得很好了。
除家中几个人外,几乎从来不与陌生男子交谈,还要怎的?
“不用。”
不过崔娴还是很注意,紧挨着郑朗,离其他诸位官吏远远的。
船儿在水里发出轻微的撞击浪花声,驶了一会儿,船夫喊道:“郑知州,到了。”
“麻烦船哥子。”
船夫让一声哥子喊得手足无措。
郑朗命几个衙役抬了几样东西上岸,走了没有多远,便是一处村庄,大约五十户人家,有穷有富,看房屋就知道了,五六户瓦屋,其他的皆是茅草屋子。
衙役径直穿过村庄,走向村西口,当涂县令袁真问道:“郑大夫,是去谢孝子的家?”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