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间万道,殊途同归。
姜宁就常常喜欢把少时在书院中学过的那些儒家经典套用到武道和剑术修行之上。
古时就曾有人言,人情世味,涉阅为真。
书院的先生作此解:
遍阅人情,始知疏狂之足贵;遍尝世味,方晓淡泊之为真;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到了姜宁这里,便有了不一样的曲解。
在他看来,所谓剑术,天赋再高,闭门造车也总有江郎才尽之时,有些东西,非是做不到,而只是想不到而已。
所以那夫子常说,师天地,师今古,凡入眼,入耳,入心之人之物,无不可以为师。
因此,他最喜欢遇到的,就是那种能够使出让他眼前一亮的招数的人。
在大晋王朝同李扶摇,白星芷还有呼延风和小尾巴两对活宝分开之后,姜宁遇到了不少的对手,却再也没有碰到过能让他眼前一亮的招式。
这一招千重樱名字起得花里胡哨,本质却只有一个‘震’字。
出剑时候的振幅越高,对于敌人的伤损就越大。
这一招的特点也很清楚,看似朴实无华,消耗比起一般的剑招却要大得多,这是缺点。
当然,那些许的缺点比起这一剑的优点来说就不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