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过路>历史穿越>明末好国舅 > 170、空穴来风
    《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话的意思是指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人,即使说得不正确,但也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到这观点和方法的人,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他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叶向高自然不敢反驳这种先贤留下来的理论,因为这不仅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圣贤子弟,在大明保证自己地位的护身符,更是他们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利器,反驳了先贤留下的精华,那岂不是说他们学的先贤留下的书籍,什么用都没有吗?

    朱由校的话,看着是向他征求意见,但是叶向高清楚,这里面更是藏着一个大坑。

    若是他因为要证明熊廷弼有罪而反驳,除非叶向高不想干首辅了,甚至不要东林了。

    毕竟,叶向高一旦反驳,首先他必然被天下读圣贤书的儒生唾弃,就是他所在的东林党人也会抛弃他,甚至于东林党,也会因反驳圣贤而分崩离析也说不定。

    所以,叶向高明白,这个坑,他不能跳。

    而不能跳的话,叶向高也只能向朱由校妥协,行礼道:“陛下说得没错,言者无罪,既然冯御史、张御史和姚给事中,听闻流言而弹劾熊廷弼,今日又明白熊廷弼无罪,主动上奏为其洗脱罪名,三人身为言官,风闻密奏乃是本职,是故自然无罪。”

    叶向高一字一句的说完,语气不缓不慢,看不出什么波动,但这一切都是他仕宦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表象而已。

    实际上,其实叶向高的内心,真的是愤恨无比的。

    方从哲这个家伙,即使被他们东林党人赶下台,在被他们逼着妥协了一些事情后,竟然还背地里藏了这么一手,这一手可真是狠狠的摆了他们一道。

    想到方从哲若是知道他们集合整个东林党的朝堂之力,都没能阻止熊廷弼起复,还要让袁应泰和整个东林党背上失职误国的名声时的笑脸,叶向高就恨不得现在指使东林党内的言官,弹劾致仕的方从哲。

    至于如何弹劾,很简单,三大案之中,随便找一个,都和方从哲脱不了关联。

    只要随便找一个,或者三案齐出,利用言路上不需担责任的弹劾,叶向高还不信对付不了方从哲这个失势的过气首辅了。

    当然,现在不是思考对付方从哲的时候,叶向高明白,怎么能在失去熊廷弼罪臣之身的把柄时,还能阻止熊廷弼起复,才是如今他们东林党在这场朝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