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收藏走一波。
四十几万港币。
在1986年的香江,不多不少。
既可以购入一套位置不好的老旧公寓。也可能被富豪们一场赌局,输得精光。
前一世,似乎一提起80年代香江电影,第一印象就是低成本、小制作,以小博大。
习惯用当时的房价来参考一部电影的投资金额,来证明所谓的购买力。
有个词叫“以偏概全”。
大约他们常举得例子是:82年50万港币的购买力可以入手一栋普通小公尺的小别墅,所以拍一部电影如果用100万就是大制作了。一般小制作十万二十万就OK了!
其实呢?
港岛这个时间点房价低的原因我们都清楚是为什么。具体不提,自行脑补。
在1982年,吴孝祖入监前。新艺城的麦光头背靠雷大亨,一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准备大干一场,挑战嘉禾威势!
第一方案就是找小屏幕火的一塌糊涂的发哥,来演新艺城的暑期档扛鼎大作——港版“007”的男主角,也就是后来火爆一时,创造票房纪录,炒火一个IP系列的《最佳拍档》。
但,当时的发哥哪里有心思拍电影?
他当时正忙着与莲妹闹别扭,因此,他傲娇的拒绝了。
没错,周闰发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