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道不断向前推演,大道修行取代了肉身磨砺之后,近身搏杀便一向为修道者所耻。
但不得不承认,哪怕是对那些站在山巅,手握至尊大道的修行者而言,如此厮杀方式,仍是对武者各个方面考验最为严格的考验。
身法、道诀、武元甚至道韵,无论哪一项稍有缺憾,在近身厮杀的拳脚交错之间,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最终走向败落的根源。
佛子与楚修然以一拳拉开厮杀,又以一拳结束厮杀,那短短时间内不下千次的拳脚碰撞,却无一人真正受到了足以影响这场战斗结果的伤势。
楚修然胸前中了一掌,但楚家的战雄血脉,除了能够唤出法天相地之外,还能够使得楚家族人在厮杀之中,最大程度的忽视身体之上的痛意。
所以,接过那柄大戟的瞬间,楚修然的身体几乎是没有刹那停留,顷刻间便挥戟掠至佛子头顶。
佛子的腰间挨了一腿,但巍巍佛光映照之下,却并未影响行动,手握那串呈现棕黄色的圆润念珠,佛子昂首,双手结出另一道复杂佛印。
于是,大戟斩落的刹那,佛子身侧金光大作,甚至如此圣洁佛光,还隐隐掩盖了浮屠古经的黑红佛光。
佛门的西方三圣,居中的阿弥陀佛,向来代表无限光明。
那些照破山河虚妄的佛光,代表着这位几乎是佛门实力、地位都身处真正巅峰的大佛,有无量造化之功。
佛子的浑身都被金芒覆盖。
于是,那柄大戟落下的刹那,佛子仅是抬起右手,便一掌接住了戟身。
双手并握大戟的楚修然面色一沉,体内战雄血脉疯狂鼓动,身侧灵气随着其武元一齐灌注大戟之中,但戟身仍难下压。
佛子在温和金光之中,抬起另一只手,同样按在戟尖之上,紧接着双手同时使力,一点点地自楚修然手中夺过那柄大戟。
身体因为与佛子心烛的角力而微微前倾,在大戟离手的同时,楚修然不但未曾因为失去兵刃后退,反而趁此机会欺身而上,双拳一前一后,朝着佛子胸口狠狠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