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催的紧了,这位大佬难保不会生气。
他不知道的是,陈舟其实也在计算着,他下一次催稿的时间。
因为,陈舟打算,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搞定这个千禧年大奖难题。
坐在书桌前的陈舟,仔细的看着面前的草稿纸。
也就是他这么长时间以来,所留下来的研究手稿。
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两个问题。
杨-米尔斯规范场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
那个被称之为“质量间隙”的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究竟该如何解?
整体梳理了一遍所有的研究手稿后,陈舟又拿过错题集,看了起来。
配合着错题集的,还有一个记事本。
这个记事本,是陈舟临时启用的。
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下整个研究过程中,那些方向性的研究转变,以及他所取得的关键性研究成果。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和错题集更好的相互印证。
毕竟错题集上所记录的错误内容,在被陈舟解决了之后,就会自动消失。
而这个课题,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