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顼身陷困境之时,韩端却在忙着修建冶山城。
原本只打算修建一座小城以供工匠和将士们居住,但随着广陵调来的两千将士和秦郡招募的工匠先后来到,原来的规划便显得有些小气。
三千驻军、两千多名各种工匠,还有工匠们的家小,哪怕不算上挖矿的两千俘虏,新建的城池最低也要能容纳万人才行。
好在秋种已经结束,不缺劳力,大量钱粮抛撒出去,短短数日内,冶山脚下便汇聚了近两万民夫。
烧瓷工匠再次忙碌起来,在韩端的指导下,他们带着人修建起了一个个砖窖和水泥窖。
烧砖不复杂,烧制水泥也不难,将石灰石和黏土、炉渣磨细按比例混合锻烧成熟料,然后再将其与石膏混合磨细,得到的就是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黏土和炉渣都不缺,石膏也很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低廉,唯一缺的就是石炭,现在只能从江州的石炭商贾手中购买,价钱高得令人郁闷。
不过这都只是暂时的困难,韩端已经派人打听到历阳(今马鞍山市和县一带)有人在开采石炭。
历阳离冶山只有两百来里,而且还在长江边上,运输极为便捷,可惜的是只有两家豪强在此开采自用,要想用上此地石炭,恐怕还得等些时候。
重新规划的城池以铁冶为中心,方圆大约有四里,因背靠冶山的缘故,实际要修建的城墙最多不超过十里。
如果按以前版筑夯土的建城方式,这样一座不亚于普通中县的城池,两万人少说得一年才能完成,但有了水泥之后,修建城墙的速度便快到了令匠人民夫们不可思议的地步。
水泥刚烧制出来时,韩端便带着负责建城的工匠做过试验,用水泥加河沙和石子用水搅拌,浇铸出来的墙体用大铁锤都砸不动。
修城墙当然不能用浇铸的法子,那样太浪费水泥,虽然石灰石、黏土不值钱,但石膏和石炭都要拿钱买,而且还要用大量人力,能节省就要节省。
沿着石灰洒出来的白线,挖出一道宽一丈多的深沟作为墙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铺进去打底,然后再在混凝土上面铺上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上再浇混凝土填满空隙。
一层混凝土一层石头,就这样一直往上加高,再加上搭建脚手架,仅仅用了一天,一段一百步长、高三丈的墙体便出现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