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朕什么时候征过蕃之税?”赵顼不解地问。
“河湟有许多水草丰美的场所,人口众多,仅是古渭城一带就有十几万帐蕃人,整个河湟六七十万户。陛下,当真不征税?”
“一百万帐蕃人,朕也不征税。”
“陛下,不是不能征税,早晚得征税,最少征收维持驻军开支的税务。但新得后,人心不安,因此臣说二十年不能征税。思安后,看到朝廷的好处,再派良臣适度的治理,引导,使他们生活变得更好。那么就可以适度征税了。”
“朕记得这句话了,那这个策子……”
“陛下,王韶现在何官?”
“似乎初任新安主薄,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考制科不中后,即在陕西游历,因此对河湟比较熟悉。但现在何官……”赵顼也茫然了,应当有职官吧,但差官没有。如果如王巨所说,胜王巨十倍,自己却不用,那太失误了。
“不过朕即将授予他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之职。”
“经略司机宜文字?这是什么官职?”王巨也绫乱了。虽说宋朝官职容易让后人模里又模糊,但还有一套规则吧。
“他资历浅,授职高大家会反对,因此给了这个官职,许以便宜行事之权。”
“原来是这样……”王巨啼笑皆非道,果然是天地有限,人的智慧无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对,应是反过来了,下有政策,上有对策。
“韩琦回乡后写了辞呈。朕准了,又赐他判大名府兼河北四路(真定、定州、高阳关、大名府四大战区)安抚使之职,他连上二表辞去了四路安抚使之职。只接受了判大名府。”
“韩公离开陕西?”
“有什么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