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一行人到达京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接近晚上了,林执华前两天在县城就提前给他的警卫员小王去过电报了,说是今天傍晚到。
一下火车,林执华就带着苏绣和几个孩子往车站门口走,才刚刚到门口,就看见小王在朝他们挥手。马路边上还停着林执华经常坐的那辆军用吉普车。
老大,老二几人见到这辆车的惊讶程度并不亚于当时苏绣看见的惊喜,几个孩子直到坐上车都跟苏绣当时的表现一模一样,这里摸摸,那里碰碰,好奇的不得了。
几个孩子看见小王娴熟的开起了这辆车,好像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激动的不得了,果然男人对车的热爱,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改变,连小男孩都不例外。
这其中只有老四比较冷静,他似乎对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苏绣望着他一脸冷静的表情,还有对三娃子和老五他们时不时露出了嫌弃的表情,似乎是嫌他们太吵了。
苏绣一反常态的想,老四和老五还真是性格相差太大了,两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一动一静,完全就是两个不同时态的人。
老五性格热情活泼,情感表达很是热烈,跟几个兄弟也是玩的非常的融洽,虽然有时候表现的呆头呆脑的,被三娃子嘲笑,他也不生气。
老四则恰恰相反,她很少听到他说话,感觉他是一个不太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很成熟。他通常都是看着几个兄弟在一旁打打闹闹,从不参与进去,说话有时候一针见血,虽然他年纪小,但整个人看上去比较的安全可靠。
苏绣觉得自己还不是特别了解这几个孩子,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兴趣爱好,甚至她连他们最喜欢吃什么都不是特别的清楚。
苏绣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几个孩子都是片面的,他们现在活生生的出现了在她的面前,不是一串串字或者符号,现在的他们有血有肉,真实不虚伪。
想要彻底改变他们悲惨的童年,不光是把他们带在自己的身边,他们做父母的还要倾注心血,使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轻松快乐,有意义。
面对五年后的教育大改变,高考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她也希望几个孩子能在这几年里做好准备,一飞冲天,用一个虽然不轻松,但有意义的踏石取得成功。
书中的他们面对亲生母亲的逝去,在继母手下讨生活的日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继母罗兰兰的精心教育,而是他们自己想为生母争口气。
苏绣既高兴与他们在书中的成就,但也心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母爱。
她得到了这个穿越的机会,有得到必有付出,来到这里想必就是弥补这些孩子,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