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有点“一本三国打天下”的意味!
李承志稍一提醒,胡保宗就想起来了。
《三国志》和《三国志注》中,确实有火攻的记载,但两本足四十万字,针对火攻的记载,估计还没一百字,所以胡保宗有些想不通,李承志难道把这四十万言全刻在了脑子里,一旦遇到类似的难题或战事,他就能在一瞬间,精准而有效的找到相应的典故和办法?
不然这火攻还好说,但那冰城怎么解释?
……
汇报了歼敌数,李松又汇报了缴获:战马十二匹,驽马十九匹,马车八驾,角弓二十五张,木弓十九张,另有刀枪箭支若干……
李承志很是惊奇。
那么大的火,竟然还能缴获这么多?
其他的先不论,这马和弓,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公户加隐户有两百余,可战兵卒超三百的李家堡,为何才凑了二十个骑兵?
绝不是因为会骑马的兵卒不够。新丁不论,那一百老卒跟着李始贤打仗的时候,不是亲兵就是斥候,哪个不会骑马打仗?
关键在于马太精贵,不好养是一方面,还要在于驯。
如果不是驯过的马,听到一声锣响,一个蹶子一尥就惊了。还打仗,马上的骑兵不摔死就不错了。
还有这弓,不说材料好不好找,光是做弓的木材需要一到两年才能阴干这一点,就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
至于剩下的刀枪箭支以及人,李承志就不是很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