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百度百科。
达生之情者(1),不务生之所无以为(2);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3)。养形必先之先物(4),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5)。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6),正平则与彼更生(7),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8),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9)。形精复亏,是谓能移(10)。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所属分类:达生
【注释】
(1)达:通达,通晓。情:实,实情。
(2)务:求,务求。无以为:无以为用,无所用。
(3)命:原误作“知”,依武延绪、马叙伦、刘文典诸家之说及本文文义改。
(4)形:形体,身体。物:物质,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
(5)弃世:谓抛弃世间瀪杂之事而心超世外。
(6)正平;心正气平。
(7)彼:指大自然,造化。
(8)精复:精神康复不亏。
(9)“合则”二句:谓天地阴阳二气相结合就会生成某一物体,如若阴阳二气离散就会复归于物之初。
(10)能侈:能够与自然一起变化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