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一派则认为虽然此次金融海啸来势凶猛,但并不能说比起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更糟糕,况且危机何时到头谁也说不清,如果一味强调抄底,结果抄底抄到了半山腰怎么办?西方国家玩金融已有几百年历史,反观国内98年那会儿,四大银行坏账差点拖垮金融改革。现在我们才缓过劲来,翅膀没长硬就想占外国人的便宜,不怕别人设下陷阱让我们往里跳?如今外汇储备虽多,也是靠出口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财富,是全国人民的血汗钱,如果抄底失误,损失谁能负责?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主持会议的文仁贵总理亲自点杨星的将,才让大家暂时冷静下来,想起身边还有这样一位早预言海啸将至,还能在其中翻江倒海,让欧美经济高层都不惜跑来中国求教的高手在,双方都想听听他会支持哪一方。
杨星微笑着道:“我看大家都对国家外汇储备重视,先不评论谁对谁错,我看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央行的官员都在,让他们给我们清楚解释一下国家外汇储备的由来,免得出错主意,说我们一群经济学家连基本常识都没搞懂。”
旁听的官员中,只有郑飞龙和杨星关系特殊,他这样一说,郑飞龙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好在开会前杨星就和他通了气,早做了功课,何况这也是个好机会,让他中央领导前露脸。很快进入状态,谈起他的看法。
写在后面的话: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本书终于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起中间经过的风风雨雨,感慨良多。一直追本书的读者可能发现,我是一个正常上班族,每天繁忙工作之后才有一点空闲时间码字,况且我也是家有妻女牵绊的人,无法做到通宵写作,现在终于能完成自己当初的承诺,没有烂尾,达到承诺的250万字以上,自己都感到是个奇迹,在此衷心感谢那些一直读此书的读者,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现在大概还有几章本书就要结束,虽然成绩一般,但查看居然还有人愿意看下去,我就感到非常满足了,现在正在酝酿一部新书,打算换换口味,写写魔幻题材,有兴趣的等新书上传,欢迎赏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